大自然是美麗的,人們賴以生存的產糧梯田更加美麗!說起梯田的美,或許您自然聯想到元陽梯田、龍脊梯田等,燕瘦環肥,不被人們所熟知的崇義上堡梯田在默默地呈現出別樣的美。崇義縣位于江西省西南邊陲,章江源頭,是亞熱帶動植物的基因庫,被譽為"江西省綠色寶庫"。
這里有幽深莫測、奇險瑰麗的聶都溶洞群;美麗壯觀的上堡梯田;山水旖麗,風光獨特的陡水人工湖。田因水秀,人因田實,這片"塞上"地,這方"江南"人,是受著這梯田的恩賜。每座梯田下的村莊,一片祥和的景象。雞犬相聞、男耕女織、擊波嬉戲、稻香蛙鳴、山歌起伏,這是崇義縣人自己創造的一個世外桃源。它與陶淵明筆下的桃園所不同的是,梯田多了一種人向自然的挑戰精神。人類精心締造的梯田,從溝底蔓延至山頭,從東山延伸到西山,層層疊疊,橫無際崖,像時光的枕頭,像歲月的年輪,深沉而內斂,有點高深莫測,有點曲高和寡。
一片千姿百態的梯田,就是一曲感動天地的酒歌;一條條牢固的田埂,就是大自然的五線譜;一雙雙好動的手,彈響了天地,彈奏了血汗斑斑的過去,譜寫今日如火如荼的生活,試唱遠方的鳥語花香。因了這梯田,孕育了這片充滿希望的高天厚土,孕育了這塊生機勃勃的青山綠水,孕育了這幀五彩斑斕的畫卷,孕育了這首繼往開來的詩篇。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關于贛州的美食九層皮米糕,加深了人們對崇義上堡的認識,"春季秧苗青蔥,秋季稻谷金黃,打出大米雪白,過上日子紅火。"這是《時節》對"九層皮"的釋意。事實上,"九層皮"在贛南是種常見的傳統小吃,做法與節目所述基本一樣,但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樣。比如,贛州中心城區有人稱之為"七層糕",興國有的人家稱之為"蓋子米馃"。值得一提的是,制作"九層皮"所使用的黃梔子在贛南鄉村較常見,因其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等功效,贛南美食品種繁多,味道奇絕,為許多普通百姓所喜好。
駕車行走在崇義縣的上堡梯田景觀點上,漫山遍野都是望不到盡頭的梯田,一座山從山梁到山腳,依次而下,另一座山又是如此,梯田依山賦形,大如廣場,小若火炕,一層層、一片片,遠遠望去,藍天如洗,白云如絮,梁嶺起伏,梯田千層萬疊,如詩如畫,疑是"元陽"落六盤。梯田上種植的水稻泛起千層綠浪,中間成熟的稻谷金黃耀眼,地梗上山桃、檸條、山杏整齊成行,峁頂上的不知名的野花盛開得如火如荼,如鏈似帶的梯田、整片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宛如一顆嵌于羅霄山脈的美麗珍珠。"春牛舞"、黃元米馃和九層皮等傳統的客家風俗在這一一得以傳承。
在上堡12個村高高低低的山嶺上,無論是在山下,還是站立山頭,耀入眼簾的是氣勢磅礴、壯觀無比的梯田,1.2萬多畝梯田分布其中,層層疊疊、接地連天,美景如畫,令人嘆為觀止。半個多世紀,幾代人夢想將山坡陡地變成肥田沃土,眼前層層疊疊盤山繞梁的梯田,是家鄉父老多年汗水和心血鑄造的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