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著名的四大錯字,這四個錯字都在風景名勝處,大家游歷至此,不妨留心觀察,既知其理,難免會心一笑,更顯趣味。現在就來告訴大家史上最著名的四大錯字都是怎么回事吧!
天下第一錯字——“避”
之所以說它是天下第一錯字,因為它是由皇帝親筆手書,且懸于國家重要場所的門前。在承德避暑山莊正宮內午門上方,懸掛有一塊匾額,匾的四周環繞鎏金銅龍浮雕,藍色匾心有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避暑山莊”。可是一眼看去就會發現,“避”字右邊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此錯字是康熙親筆御書,題寫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出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結果就造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
在清代,承德避暑山莊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場所,皇家接待各少數民族的首領,如蒙古、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莊,不知那些首領們看到這個錯字會作何感想。、
![117890172[1]](/upfiles/2016/04/12/104631729.jpg)
最有說法的錯字——“魚”
“花港觀魚”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塊“花港觀魚”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筆。碑上的繁體“焦”字下的四點變成了三點,少了一點。康熙不是不會寫這個字,而是“有意寫錯”。
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魚”字下面有四個點,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于是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暢游,瀟灑地活了。
![644c74fe64a8415d84dd3530d81119f1[1]](/upfiles/2016/04/12/105059530.jpg)
最具哲理的錯字——“流”
在江蘇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劉坤一是為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風流宛在”這四字中有兩個錯字:“流”字少一點,而“在”字多一點。原來,歷史大名人歐陽修在揚州時是個“風流太守”,在風情萬種、色藝雙絕的揚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韻事。
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這樣的字,錯得恰到好處,所以至今也無人說三道四,反成一段佳話。
![117890598[1]](/upfiles/2016/04/12/105423198.jpg)
最令人叫絕的錯字——“富”
山東曲阜孔府,可以說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進大門便能看到特別明顯的錯字。孔府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圣府”匾額,兩側有一副楹聯是這樣寫:“與國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成了禿寶蓋。再看看下聯中,也有一個字寫得極不規范:“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直通到上面。原來錯字的妙處在于:“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
兩個錯字,一下子就體現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字,游人明白后反而連連叫絕。
![117890605[1]](/upfiles/2016/04/12/1055504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