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哪一處,能讓你有如此強烈的感覺。保存之好,建筑、文化、人文,甚至連過去的影像與故事都完好封存在這30萬平方米的安仁古鎮里。在這里,你能看到安仁的前世今生,也能遇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來安仁遇見你的前世今生吧!
安仁,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地名取自《論語》“仁者安仁之意”,于唐武德三年(620)建縣,于至元21年(1284)撤縣建鎮,也就是說,在時間的縱軸上,安仁在這里靜靜地等待著你已近1400年。
安仁古鎮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時期,尤以民國年間劉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建筑最多。民國時期,隨著國民革命軍21軍軍長——“四川王”劉湘和國民革命軍24軍軍長——“西康王”劉文輝的相繼崛起,安仁一度成為以武崛興的軍事重鎮和川西政治中心,這一時期,劉湘、劉文輝,以及隨之而起的安仁達官顯貴,修街建宅,留下了27座中西合璧的具有哥特式或巴洛克風格的經典建筑,風格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筑風貌,號稱“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關于安仁,有太多關于過去、現在、未來的遐想。與別處不同,安仁沒有太強的商業喧囂,也沒有歷史的壓迫感。她會讓你一點點地接近,那么自然,不知不覺間,讓你走進你與她的故事里。
走進安仁,寧靜的讓人心醉。在安仁,人們或居、或商、或閑逛、或茶飲、或吟讀。他們的身邊、腳下,凝眸處、落座地,到處都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雕梁畫棟,青磚重瓦,每座公館、每座建筑的背后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每一個角落都隱藏著歷史不可言說的神秘。
公館里,重門掩映,古木參天,物是人非的背后,主人的軍旅生涯,太太的優雅高貴,多少故事傳說在高高的圍墻、深深的甬道間沒默又被述說,述說又被遺忘。
老街上,有著濃郁的民國情調。一溜的青石板,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青光,幽幽的,走在上面,鞋底的扣擊,發出清脆的聲響,讓人有一種悠閑的感覺。石板兩邊有小溪,小溪中有小景,石雕的青蛙、荷葉、鯉魚石磨、浮萍、蒲草,在潺潺的流水中,顯得格外生動而有趣。
茶館里,依然是民國的風情。幾把竹椅、幾張方桌,藍碎花的門簾,琉璃色的玻窗……在這個民國時的場景里,穿著長袍的鄉民,托著蓋碗茶,一邊看人斗鳥,一邊聽人講故事,時不時的揭開茶蓋,呷一口茶,咕嘟一下,品都不品,吞了下去。偶爾聽得上勁,喝彩起來,不由自主地講起自己的故事,既激動又淡然。間或有賣小吃的,托一個盤,或跨一個箱,進來吆喝幾聲,又悠然遠去。來到這樣的場景,看著那些穿著旗袍的女人,在街上像魚一樣游動,悠閑極了,也優雅極了。
時間在安仁靜靜地流淌,不曾刻下斑駁,也不曾遺忘任何一段歲月、模糊任何一個故事。走進安仁,不經意間,你會有種穿越之感,似乎你曾來過、生活過,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甚至你能望見巷子那頭的另一個你:你正跳下馬背將韁繩拋給伙計,“喂上好的草料,一間上房,明天還要趕路。”或者,你正著一身手繡的旗袍,擎一把油紙傘,來一間你最常光顧的胭脂店鋪,與老板娘聊上半天,街另一頭電影院最近正上映的影片,接近黃昏,老板娘才慵懶地從柜臺里拿出一盒水粉,你才滿意地離去。
和安仁慢慢聊,你會發現她的前世今生;來到安仁,你或許也能遇見你的前生今生。來安仁遇見你的前世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