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城市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該國位于馬來半島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屬于新興的發達國家,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并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調查,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快速發展至今,花園城市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煉油國,以及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由64個島嶼組成,主島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90%以上,新加坡幾乎沒有農村,境內草茂花繁,整潔美麗,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認為“花園城市國家”。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輝映;樓房的立面綠化,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相得益彰;這一切營造出了一個美好的綠色世界。新加坡綠化的成功應得益于他們多年來所一貫秉承的綠化理念。
早在建國之初,新加坡政府就制定了建設花園城市的目標。在土地資源十分緊缺的情況下,他們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綠地的指標,并要求在住宅前均要有綠地,插縫綠化。如今新加坡市內占地20公頃以上的公園達到44個,0.2公頃的街心公園達240多個,在264條公路兩旁,種植大量花草樹木。如果把這些數字加在一起,那么綠化占地面積約為420多公頃。新加坡綠化目標非常明確,規劃設計得十分具體。從區域性公園、綠化帶、街心鄰里公園,到停車場、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橋、樓房立面等,對綠化的位置、面積、標準、責任人都有明確規定,建房規定綠化面積納入規劃藍圖,作為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來,保證實施到位,使房屋與綠化相互襯托。
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園林綠化往往給人一種不加修飾的自然美感。處處層次豐富,草地、灌木、喬木自然搭配,各種不同樹種混種而形成的自然生態比比皆是,包括路中的綠化帶也絕少整齊劃一,行道樹及灌木皆無刻意修剪的痕跡,極少剪成幾何形狀的,而是任其自然舒展蓬勃地生長,但又不妨礙人行和車行的交通安全。 新加坡專門設置了新加坡國家公園局來負責新加坡的綠化,它管理著新加坡10%的陸地面積,同時該機構還負責監督和協調保持新加坡生物多樣性的工作。上海世博會新加坡館園林設計也正是由新加坡國家公園局來完成的。
新加坡不僅在經濟上、科學技術上、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而且在城市的綠化、衛生治理方面也獨有特點,他們在建設花園城市的同時,更是著力改變人們長久以來的種種陋習,致力提高人們的修養和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例如:新加坡對隨地吐痰不僅從輿論、教育、禮儀上很下功夫,而且對于隨地吐痰者給予經濟上的重罰,每吐一次痰罰款1000元新幣(1新幣等于大約5元人民幣),第二次再犯將罰2000元新幣,第三次罰5000元新幣,再犯就要用鞭刑。所以你去新加被,不但看不到吐痰的人,連我們中國人自己也不會去公共場所吐痰。看來,在重罰面前,陋習還是可以改掉的。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因此在新加坡能嘗食到各族風味的美食佳肴,小食糕點。在新加坡有各中式酒樓,其中以粵菜和潮菜最受歡迎。新加坡粵菜以脆皮乳豬和魚聞名而潮菜以清蒸魚和鹵鴨馳名。馬來美食最受歡迎為沙爹和椰漿飯而印度美食就是印度薄餅和拉茶。其中南洋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美食融合了馬來族和華族的烹調特色著名的美食有叻沙及酸辣湯汁的米線和各式糕點。新加坡較有名的海鮮佳肴是辣椒炒螃蟹, 這道菜連肉帶殼加上茄汁及辣椒一起拌炒,口味令人回味無窮。
新加坡不愧為一座花園城市,無論是漫步花園綠地、城市街道,還是坐車在高速公路上,滿眼看到的都是綠地的恬靜和形態各異熱帶植被的色彩繽紛。明媚的陽光、翠綠的草地就在房前屋后。